2007年6月29日 星期五

止血與凝血障礙的試驗

內容來自
<<怎樣看化驗單>>第三版
陳家綽、朱丹華編著
人民衛生出版社




1) 血小板計數

血小板計數可以查明血小板數量之改變,與血片觀察血小板形態學改變相配合,既對出血性疾病的診斷很有幫助,又可衡量骨髓造血的功能。

參考值:直接計數法(100 - 300) x 10 (9次方)/L

減少:
血小板數<100 x 10 (9次方)/L 稱為血小板減少,<50 x 10(9次方)/L常伴有出血性傾向。常見於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播散性血管內凝血(DIC)、再生障礙性貧血、巨幼細胞貧血、骨髓纖維化、急性白血病、脾功能亢進、中毒(如苯、砷中毒等)、放射綫損傷、使用抗癌藥後。

增多:
血小板數>300 x 10(9次方)/L,稱為血小板增多。見於急性化膿性感染、脾切除後,缺鐵性貧血、出血後、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以及腎移植發生排異反應時。



2) 血小板平均體積(MPV) 與 血小板分布寬度 (PDW) 和血小板比積 (PCT)

參考值
MPV:7-11fl
PDW:15% - 17%
PCT:男0.018 - 0.272%;女0.114 - 0.282%

MPV增高
見於血小板破壞增加而骨髓代償功能良好者,或骨髓抑制解除後恢復期;亦見於血栓性疾病及血栓前狀態、脾切除、慢性粒細胞白血病、鐮刀細胞性貧血等。

MPV減少
見於骨髓造血功能不良血小板生成減少, MPV與血小板同時下降提示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亦見於再生障礙性貧血、脾功能亢進、腎功能衰竭和化療過程中。

PDW增高
表明血小板大小懸殊

PDW減少
表明血小板均一性高。

PCT增高
見於骨髓纖維化、脾切除、慢性粒細胞白血病。

PCT減少
見於血小板減少症、再生障礙性貧血、化療過程後。


3) 血小板粘附功能測定

參考值
男 0.349 ± 0.0959 (34.9 ± 5.95%)
女 0.394 ± 0.0519 (39.4 ± 5.19%)

減低:
見於血小板無力症、血管性血友病(Von Wille-brand病)、骨髓增生性疾病、紅斑狼瘡,異常蛋白增多以及應用抗血小板藥物等。

增高:
見於心肌梗塞、腦血栓形成、血栓性靜脈炎、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高脂血症以及手術後。
注意:
測定前10天內不宜服用阿司匹林。


4) 血小板聚集功能測定
參考值: ADP1umol 時最大聚集率為62.7 ±16.1%,聚集曲綫因方法與誘導劑不同而異。

減低:
見於血小板無力症,血管性血友病,骨髓增生性疾病,應用抗血小板藥如潘生丁、阿司匹林、保泰松等。

增高:
見於靜脈血栓,心肌梗死,腦梗塞,糖尿病等。


5) 毛細血管抵抗力試驗

參考值:Rumpel-Leede法,正常人不超過10出血點(陰性),>10個出血點為陽性

陽性結果:(脆性增加)
1) 毛細血管壁病變引起的,如遺傳性毛細血管擴張症、感染性紫癜(如傷寒、流腦、流行性出血熱等)、中毒性紫癜(如砷中毒、蜂毒等動物毒)、過敏性紫癜、壞血病等。

2) 血小板數量或質量的異常引起的,如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原發性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無力症、血管性血友病等。

3) 慢性腎炎、尿毒症、糖尿病、類風濕性關節炎、惡病質等;此外老年性紫癜、婦女月經期、服用大量抗血小板藥物等,亦可呈陽性。


6) 出血時間測定

參考值:
1~3 min (Duke氏法),> 4min 為異常
2~6 min (Duke氏法),> 7min 為異常

延長:見於下列情況
1) 血小板減小時,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白血病;
2) 播散性血管內凝血,繼發性纖維蛋白溶解症;
3) 嚴重阻塞性黃疸及脾功能亢進;
4) 毛細血管脆性增加如壞血病;
5) 血小板無力症(血小板衰弱症);
6) 缺乏與血小板功能有關的血漿因子,如血管性血友病;
7) 藥物影響,如服用乙酰水楊酸,潘生丁等。

注意:輕型血管性血友病出血時間仍可正常,此時應借助阿司匹靈耐量試驗 (ATT)






7) 凝血時間測定


參考值:
試管法:4~12min
玻片法:2~5min

延長:


見於凝血因子VIII、IX、XI明顯減少,如甲、乙、丙型血友病;凝血酶原或纖維蛋白原嚴重減少,如嚴重肝損害,阻塞性黃疸、先天性凝血酶原缺乏症,先天性纖維蛋白原減少症、纖溶亢進,應用抗凝藥物以及播散性血管內凝血晚期。
縮短:見於血栓性疾病、播散性血管內凝血早期。






**血液細胞自動分析儀報告說**





2007年6月26日 星期二

糞便檢查

內容來自
<<怎樣看化驗單>>第三版
陳家綽、朱丹華編著
人民衛生出版社




1) 一般性狀檢查

顏色改變
黑色/柏油狀
見於上消化道出血如潰瘍病出血、食道靜脈曲張破裂、消化道腫瘤以及休克、腦血管意外,嚴重消傷等引起應激性潰瘍時。
如服鐵劑、鉍劑/進食動物及內臟後糞便亦可呈黑色,故應詳詢有關病史再確定其意義。

陶土色
胆道完全梗阻時或服鋇餐造影後。

果醬色
阿米巴痢疾或腸套叠時可見紅色葡萄漿樣糞便。

紅色
可見於下消化道出血如痔瘡、肛裂、腸息肉、結腸癌、放射性結腸炎(宮頸癌放療後引起)等,或服用蕃茄、西瓜、紅辣椒、蕃瀉葉、扑蟯靈、酚酞、保泰松、利福平、阿司匹林後。

綠色
因腸管蠕動過快,胆綠素在腸內尚未轉為糞胆素所致,多見於嬰幼兒急性腹瀉,亦見於空腸彎曲菌腸炎。


硬度及性狀的改變
稀粥樣便
服用緩瀉劑後

水樣便
見於急性腸炎、食物中毒等。
嬰幼兒腹瀉常見蛋花湯樣便,霍亂、副霍亂可見為泔水樣便。
嗜鹽菌食物中毒可見洗肉水樣便,如見赤豆湯樣便要考慮出血性小腸炎的可能。
此外,傾倒綜合征(胃空腸吻合術後)常呈水樣便,並不含消化物。
愛滋病患者伴發腸道隱孢子蟲感染時亦可見大量稀水樣糞便。

粘液便
見於結腸過敏或慢性結腸炎。

粘液膿血便
見於急慢性痢疾、潰瘍性結腸炎。

凝乳塊
嬰兒糞便內常含有白色塊樣物,乃由於脂肪或酪蛋白消化不良或飲食過多所致。


2) 顯微鏡檢查

紅細胞
見於下消化道出血、腸道炎症、腸結核、結腸腫瘤等。

白細胞
白細胞易在粘液中檢出。若其形態破壞、結構模糊者改稱膿細胞。
檢出白細胞表示腸道炎症。其數量多少一般可反映腸道炎症的程度。

巨噬細胞
由單核細胞而來,見於菌痢、潰瘍性結腸炎。

腸粘膜上皮細胞
整個小腸、大腸(除直腸齒狀綫處外)粘膜的上皮細胞均為柱狀上皮,生理情況下,少量脫落的柱狀上皮細胞多已破壞,糞便中見不到。炎症時可增多呈卵圓形或柱狀兩邊鈍圓,常夾雜在白細胞之間,偽膜性腸炎的粘膜小塊中多見。

腫瘤細胞
取乙狀結腸癌、直腸癌患者的血性糞便塗片、染色、鏡檢可能找到成堆的腫瘤細胞。

寄生蟲卵
常見者為蛔蟲、鈎蟲、鞭蟲及蟯蟲卵等。

原蟲類
如阿米巴、滴蟲及梨形鞭蟲等。

食物殘渣
如大量脂肪顆粒和肌肉纖維,見於消化不良、胰腺疾患。此外,梨形鞭毛蟲病、胃泌素瘤亦可引起脂肪瀉。

結晶
在阿米巴痢疾/其他過敏性疾病後找到尖梭形結晶(又稱夏科雷登結晶)。


2) 糞便化學檢查

隱血測試
如果上消化道出血量少於100ml則肉眼及鏡檢不能發現糞便內的血液(隱血/潛血),此時可借隱血 (OB) 試驗助其診斷。

正常人在忌食動物血和含葉綠素飲食時,隱血試驗呈陰性(若不忌食,隱血試驗亦不超過 '++')。持久性隱血試驗陽性,提示消化道慢性出血,應警惕胃腸道腫瘤的存在。

注意:
凡糞便內眼可見血迹或鏡檢有紅細胞者,則無需作此試驗。 
小量間歇性的消化道出血,不易與糞便充分混勻,因此,疑有消化道出血而隱血試驗陰性時,應連續复查數次。
為了避免出現假陽性,在取標本作隱血試驗前3天,必須禁食動物血、肉類、青菜以及含鐵的藥物。


膽色素檢查
健康人糞內含糞膽素,故升汞試驗呈陽性反應。如膽總管阻塞時,則糞中糞膽素試驗隨阻塞程度輕重不同而呈弱陽性或陰性反應(此時糞便常呈陶土色),同時尿中無尿膽原,即可診斷為完全阻塞性黃疸。

在溶血性疾病時,糞膽原、糞胆素含量均可增多,此種糞便呈深黃色,留三天的糞便作糞膽原定量有助於診斷。

正常糞便中無膽紅素,而在乳幼兒因正常腸道菌群尚未建立或成人在大量應用抗生素後,可查見膽紅素。


3) 細菌學檢查

檢查霍亂弧菌,葡萄球菌、念珠菌或梭杆菌等。

2007年6月21日 星期四

尿常規檢查

內容來自
<<怎樣看化驗單>>第三版
陳家綽、朱丹華編著
人民衛生出版社




尿量
正常尿量:

正常成人每天尿量:1000 - 2000ml

兒童尿量如按體重計算,較成人相對多3-4倍

(飲水多時尿量增加,天氣炎熱時汗出多時尿量則減少)

健康人日間尿量佔全日尿量的2/3 - 3/4,或夜尿量不超過500ml,若超過則考慮為夜尿增加。


夜尿增加:
夜尿的比重正常應達1.018以上。夜尿增多且比重降低而固定,表示腎濃縮功能減退,多見於慢性腎臟疾病,以腎動脈硬化、慢性腎炎、慢性腎盂腎炎為多見。


多尿:
每日尿量在2500ml以上。常見於糖尿病、尿崩症及精神性多尿等。


少尿:
每日尿量在400ml以下。常見於休克,脫水,嚴重燒傷,急、慢性腎炎,心力衰竭以及急性發熱性疾病等。


無尿:(尿閉)
每日尿量少於100ml。見於腎炎的晚期、急性腎功能衰竭的無尿期等。



顏色
紅色(或血尿):
若在1升尿混入0.5 – 1ml的血液,尿即呈紅色。
可見於急性膀胱炎、急性腎炎、泌尿系結石、腫瘤、結核、外傷等。亦可見於出血性疾病,如過敏性紫癜等。但需與色素、藥物等造成紅色素尿相區別。如紫質尿也是紅色,見於血紫質病、鉛中毒等。若用大黃、酚紅等藥後,在鹼性尿中也呈紅色。

此外,正常尿中,如尿酸鹽較多時,放置後亦可呈粉紅色沉澱,尤以冬季氣溫低時多見。


乳白色:
化膿性泌尿系統感染、血絲蟲病或其他原因造成淋巴管阻塞,當通向泌尿系的曲張淋巴管破裂出淋巴液,溢入尿中。

此外,正常尿中,如含多量磷酸鹽時,可呈乳白色,在冬季氣溫氣溫低時最為多見。


深黃色或紅茶樣:
黃疸或服用某些藥物(如核黃素、呋喃類、黃連素、滅滴靈、大黃在酸性尿中)所致。


藍綠色
使用美藍、消炎痛、氨苯喋啶等藥物後。

醬油或葡萄酒色
多見於溶血性疾病時血紅蛋白尿,如蠶豆病、黑尿熱、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誤食毒蕈以及化學藥物中毒等,見於擠壓綜合徵、尿黑酸尿症。


尿比重
增高:
在性腎炎、糖尿病、休克或脫水患者,尿比重均增高,可達1.040以上。

減低:
慢性腎炎患者尿比重多偏低,且多固定在1.010 – 1.012之間。尿崩症患者尿比重較低,一般多在0.006以下。


酸鹼反應
正常尿:
新鮮尿多呈弱酸性,其pH約為6.5,有時可呈弱鹼性。

尿的pH值改變可受疾病,用藥及飲食影響。但尿放置稍久,因細菌分解尿素,也可使酸性尿呈鹼性反應。

強酸性的新鮮尿:
可見於酸中毒(腎小管性酸中毒例外)、糖尿病、少尿情況(如發熱)以及服氯化銨等酸性藥物。

強鹼性的新鮮尿:
可見於膀胱炎、鹼中毒及服用鹼性藥物後等情況。
健康人口服酸氫鈉5g後,尿可轉為鹼性,這可作為測驗酸中毒的簡單方法。



化學檢查
尿蛋白
尿中若持續含有蛋白質,則應視為病理現象,可見於下列情況:
1) 急、慢性腎炎,各種原因引起的腎病綜合徵。
2) 泌尿系統感染,如腎盂腎炎、膀胱炎、腎結核。
3) 其他狀況如發熱性疾病、心臟功能不全、高血壓性腎病、糖尿病性腎病、腎血管性高血壓、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系統性紅斑狼瘡、敗血症、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先天子癇以及使用損害腎臟的藥物後情況。

尿蛋白定性試驗的結果在化驗單上的表達方法及其與蛋白量的關係如下:
(-)或(Ø)無蛋白質;
(±)極少量,0.1g/L以下;
(+)少量,0.1g/L-0.5g/L;
(++)中等量,0.1g/L;
(+++)多量,2-3g/L;
(++++)極多量,0.5g/L以上

注意:
1) 正常人尿中含微量蛋白質約20-30mg

2) 如尿蛋白定量24小時≧3.5g,為診斷腎病綜合徵的必要依據之一。但在各種晚期腎實質性疾病,雖然腎小球和腎小管的破壞比較嚴重,但因大量腎單位已經喪失了功能,而血液能夠通過的腎小球,都是比較正常,故尿中可出現微量蛋白,應予注意。

3) 如尿液中混入生殖系的分泌物,大量紅細胞或白細胞時,尿蛋白定性可呈陽性反應。此時,可將尿液離心沉澱,將上清液再作蛋白定性試驗,即可除外假性蛋白尿。


糖尿
過分進食糖類、妊娠末期或哺乳期可有一時性的生理性糖尿。

病理情況下,持續性糖尿且尿糖含量較高者可見於糖尿病、肢端肥大症、皮質醇增多症、甲狀腺功能亢進、嗜鉻細胞瘤、腎糖閾降低等情況。此外,顱外壓增高如腦震蘯、腦瘤等亦可出現糖尿。

尿葡萄糖定性試驗結果(鹼性銅試劑法),化驗單所示:
(-)無糖;
(±)極少量,<5.5mmol/L;(+)微量,<27.8mmol/L;
(++)少量,27.8mmol/L-55 mmol/L
(+++)中等量,55.0-111.1 mmol/L;
(++++)多量,>111.1 mmol/L

注意:
1) 尿糖量的多少,在一定條件下,可作為糖尿病觀察療效的一個指標,但在糖尿病晚期併發糖尿病性腎病和腎小球動脈硬化時,由於腎血流量減少,腎小球濾過率減退,腎小管回收正常,則可出現血糖增高,而尿糖仍呈陰性反應。
2) 非糖還原性物質如尿酸、維生素C、鏈霉素、水楊酸、葡萄糖醛酸等可呈假陽性反應。
3) 中藥大黃、黃連、黃芩等也可能致假陽性,但出現沉澱色調不一且退色較快。



尿沉渣顯微鏡檢查
細胞
1) 上皮細胞
大量出現,表示泌尿系有炎症。婦女白帶混入尿內時,尿中即可見到大量鱗狀扁平上皮細胞。

2) 白細胞增多
見於泌尿系炎症,而在婦女白帶混入尿內時,亦可發現較多的白細胞,故應詢問有關病史,以便確定其意義。為了避免白帶內的白細胞混入尿內,應留取中段尿送檢。

3) 紅細胞增多
最常見於泌尿系結石、結核、腫瘤、腎炎、腎盂腎炎、急性膀胱及外傷等;亦見於尿路鄰近器官的疾病如前列腺、盆腔、闌尾的炎症,直腸、子宮的癌腫及波及泌尿道時。此外,血液病(如過敏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某些全身感染性疾病(如鈎端螺旋體病、流行性出血熱、感染性心內膜炎等)及系統性紅斑狼獊累及腎臟時,亦見較多紅細胞。

4) 瘤細胞
如在新鮮尿液中找到,提示泌尿系有腫瘤存在,特別是膀胱癌。


管型
管型是蛋白質在腎小管內凝聚而成的,尿內出現管型是腎實質病變的証據。在其成形的過程中,若含有細胞,則為細胞管型;如含退行性細胞碎屑,即為顆粒管型;若含脂肪滴,則為脂肪管型。

1) 透明管型
在發熱性疾病時偶可少量出現。如持續性大量出現時,則表示腎臟有疾患,常見於急、慢性腎炎或腎病等。

2) 顆粒管型/蠟樣管型
表示腎臟器質性病變,如急、慢性腎炎等。

3) 脂肪管型
見於慢性腎炎及腎脂性腎病

4) 上皮細胞管型
表示腎小管細胞有剝離變性,見於腎病、長期高熱、子癇及一些化學物質中毒等。

5) 紅細胞管型
伴有腎出血的腎臟炎症。

6) 白細胞管型見於腎臟的化膿性疾病。


鹽類和結晶
在沉渣內有大量鹽類結晶體不能判定為病理現象。如果服用磺胺藥後,在尿內出現大量磺胺結晶,應即採取相應措施或停藥。如某種結晶長期大量存在,應結合臨床考慮有無病理意義。

尿沉渣化驗單所示:



尿液其他檢查
酮體

指丙酮、乙酰乙酸和β-羥丁酸,為脂肪代謝未完成的產物。
酮體在尿中出現稱為酮尿,常見於嚴重糖尿病、酸中毒、急性腸胃炎伴嚴重脫水、妊娠劇吐、中毒性休克、過度肌餓等。

尿胆原和尿胆素
正常人尿內含少量的尿胆原。正常尿稀釋試驗1:20以下為陰性反應。
增加:
若稀釋20倍以上仍為陽性,則表示尿內尿胆原含量增多,可見於黃疸型肝炎、溶血性黃疸、肝淤血、中毒性肝炎等。
減少或缺乏:見於阻塞性黃疸。

注意:
在急性肝炎黃疸極期,因為肝內胆汁淤滯(一般不超過7天)而尿胆源呈一時性減少,至恢復期又再增加。待黃疸消失後才遲遲恢復正常。此時尿胆原持續陽性,可懷疑肝炎呈遷延性。

尿胆原遇空氣即漸漸氧化成尿胆素,由於尿胆素的檢查方法不及尿胆原靈敏,而其臨床意義與尿胆原相同,故一般不列入常規化驗。

胆紅素
正常尿液不含胆紅素,在肝細胞性黃疸或阻塞性黃疸時,尿內可出現多量胆紅素。溶血性黃疸則尿內不出現胆紅素,若伴有肝細胞損害時,尿中則可出現胆紅素。

尿隱血測試
血尿及血紅蛋白尿均呈陽性反應。血尿可借鏡檢見到紅細胞而証實。血紅蛋白尿見於溶血性疾病。

本-周 (Bence-jones) 蛋白測定
陽性反應見於多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病、淋巴肉瘤、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癌種骨轉移等。

乳靡尿試驗
陽性主要見於血絲蟲病或其他原因造成淋巴管阻塞,然後破裂而漏出。

2007年6月20日 星期三

血常規檢查

內容來自
<<怎樣看化驗單>>第三版
陳家綽、朱丹華編著
人民衛生出版社




1. 紅細胞計數

參考值:
成年男性:(4.0 – 5.5) x 10(12次方)/L (400萬 – 550萬mm(3次方))
成年女性:(3.5 – 5.0) x 10(12次方)/L (350萬 – 500萬mm(3次方))
新生兒可達:(6.0 – 7.0) x 10(12次方)/L (600萬 – 700萬mm(3次方)) 兩歲後便逐漸下降

減少:
見於各類貧血症,如缺鐵性貧血、失血性貧血、營養不良性貧血、溶血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感染、腎病、肝病、胃切除朮後、出血性疾病、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白血病以及接觸苯胺等化學物質引起職業中毒等所致的貧血。

另外,老人隨年紀增長,骨髓造血功能逐漸下降,有的老年人可能產生進行性中度貧血。

增多:(可見於)
1) 慢性心肺病如肺源性心臟病、某些紫紺型先天性心臟病、肺氣腫及心力衰竭等,由於慢性缺氧刺激骨髓增生。
2) 真性紅細胞增多症的特點為紅細胞持續性顯著增多,可高達(7-10) x 10(12次方)/L。
3) 大量失水、嚴重燒傷,造成血液濃縮。
4) 慢性一氧化碳中毒。
5) 腎癌、腎上腺腫瘤等,由於產生紅細胞生成素多,使紅細胞生成增多。
6) 長期居住在高山的居民以及新生兒。



2. 血紅蛋白測定

參考值:
成年男性 120 – 160g/L (12 – 16g/dl)
成年女性 110 – 150g/L (11 – 15g/dl)
新生兒 170 – 200g/L (17 – 20g/dl)
測定血紅蛋白的意義與血紅細胞計數相似。

減少:紅細胞減少與血紅蛋白的下降成比例或不成比例的情況有下列幾種
1) 血紅蛋白減少的程度比紅細胞嚴重,見於缺鐵性貧血(即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由於慢性反复性出血所引起,如胃潰瘍、胃腸腫瘤、痔瘡出血、婦女月經過多等。
2) 紅細胞減少的程度比血紅蛋白嚴重,見於大細胞高色素性貧血,如缺乏維生素B12或葉酸的營養不良性貧血及慢性肝病所致的貧血。
3) 紅細胞與血紅蛋白減少的程度相同,見於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如大出血、再生障礙性貧血、類風濕性關節炎及急、慢性腎炎所致的貧血。

增多
見於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某些紫紺型先天性心臟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症 (可高達240g/L)、大量失水、嚴重燒傷、休克、高原病和大細胞高色素性貧血等。



3. 白細胞計數

白細胞分類:
正常血液中白細胞以包漿內有無顆粒而分為有顆粒白細胞和無顆粒白細胞大類。

無顆粒白細胞:單核細胞、淋巴細胞。

有顆粒白細胞:嗜中性白細胞、嗜酸性白細胞、嗜鹼性白細胞。

淋巴細胞可分為:T細胞、B細胞、K細胞


參考值:
白細胞計數參考值:
成人 (4 – 10) x 10(9次方)/L (4000 – 10000/mm(3次方))
新生兒 (15 – 20) x 10(9次方)/L (15000 – 20000/mm(3次方))
6個月 – 2歲 (11 – 12) x 10(9次方)/L (11000 – 12000/mm(3次方))

分類計數參考值:
中性杆狀核粒細胞(st)1% - 5%
中性分葉核粒細胞(seg/sg)50% - 70%
嗜酸性粒細胞(Eos/E)0.5% - 5%
嗜醶性粒細胞(BaS/B)0% - 1%
淋巴細胞(Ly/L)20% - 40%
單核細胞(Mon/M)3% - 8%
1-5歲小孩中性粒細胞較低,淋巴細胞較高。
5歲以上中性粒細胞(N)逐漸上升,淋巴細胞逐漸下降.,隨著年紀增長會逐漸接近於成人。

五種白細胞的絕對值:
中性杆狀核粒細胞 (0.04 – 0.5) x 10(9次方)/L (40萬 – 500萬mm/(3次方))
中性分葉核粒細胞 (2 – 7) x 10(9次方)/L (2000 – 7000mm/(3次方))
嗜酸性粒細胞 (0.02 – 0.5) x 10(9次方)/L (20 – 500mm/(3次方))
嗜醶性粒細胞 (0 – 0.1) x 10(9次方)/L (0 – 100mm/(3次方))
淋巴細胞 (0.8 – 4) x 10(9次方)/L (800 – 4000mm/(3次方))
單核細胞 (0.12 – 8) x 10(9次方)/L (120 – 800mm/(3次方))


白細胞數減少:
1) 某些病毒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麻疹、風疹、巨細胞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等)、傷寒、副傷寒、結核病、極嚴重敗血症以及某些原蟲感染如黑熱病、瘧疾等。
2) 血液病中,常見於再生障礙性貧血、非白血性白血病、粒細胞缺乏症、骨髓轉移癌、惡性組織細胞癌、脾功能亢進等。
3) 使用抗癌藥後、長期接觸放射性物質及接受放療者、藥物反應(如使用氯霉毒、甲磺丁脲、磺胺藥、硫氧嘧啶等)。
4) 營養不良、惡病質等。
5)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
6) 當病人抵抗力差或細菌感染特別嚴重時,白細胞數可以正常,可以減少。

白細胞數增多:
1) 某些病毒疾病(如乙型腦炎、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傳染性淋巴細胞增多症等)。
2) 急性細菌性感染(如膿腫、癤腫、扁桃體炎、中耳炎、化膿性腦膜炎、大葉性肺炎、感染性心內膜炎、膿胸、闌尾炎、腎盂腎炎、輸卵管炎、猩紅熱、白喉、百日咳、敗血症等)以及由感染引起類白血病反應等。
3) 螺旋體病(如鈎端螺旋體病、回歸熱、小螺菌型鼠咬熱等)。
4) 惡性腫瘤及急、慢性白血病。
5) 組織破壞,如急性大出血(尤其是內出血)、嚴重燒傷、大手朮後、血管栓塞或急性心肌梗死。
6) 中毒,如尿毒症、糖尿病酸中毒、砷中毒、汞中毒、鉛中毒等。
7) 腎移植後發生排異反應時。
注:白細胞生理波動較大,如新生兒、妊娠分娩、劇烈運動、重體力勞動、感情衝動、冷浴、飲酒或飯後等亦見白細胞增多,故分析結果時,亦應予以考慮。


中性粒細胞增多:
最常見於一般化膿性感染、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惡性腫瘤、中毒、急性出血或溶血,尤以嚴重的內臟出血更為明顯。

中性粒細胞減少:
常見於某些病毒性、某些革蘭氏陰性杆菌感染及藥物中毒,放射線損傷。提示病人抵抗力差。
注:當中性粒細胞絕對值低於1.5 x 10(9次方)/L,稱為粒細胞減少症;低於0.5 x 10(9次方)/L時稱為粒細胞缺乏症


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見於寄生蟲病(如鈎蟲病、蛔蟲病、肺吸蟲病等)、過敏性疾病(如支氣管哮喘、蕁麻疹、過敏性鼻炎等),肺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症、某些皮膚病(如濕疹、銀屑病、天疱瘡等)、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惡性淋巴瘤以及腎移植朮後而出現於排異前基時。

啫酸性粒細胞減少:
一般較嚴重的疾病在進行期可減少,甚至消失。待疾病轉入恢復期時啫酸性粒細胞亦轉為正常。傷寒、副傷寒、大手朮後、急性心肌梗死時,這種情況較為多見。此外,應激狀態,長期應用腎上腺激素後亦見減少。


啫鹼性粒細胞增多:
可見於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慢性溶血性貧血和脾切除手朮後等。

嗜鹼性粒細胞減少:
在外周血中本來不易見到,故其減少無臨床意義。


淋巴細胞增多:
除年齡因素外,多見於:
1) 淋巴細胞白血病、百日咳、肺結核、某些病毒性感染(如傳染性淋巴細胞增多症、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等),傳染病或中毒後恢復期、淋巴肉瘤等。
2) 在粒細胞減少時,淋巴細胞可相對增高。

淋巴細胞減少:
1) 傳染病的初期、淋巴系統有廣泛破壞後和接觸放射線、細胞免疫缺陷及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時。
2) 在急性化膿感染時,由於中性粒細胞明顯增多,淋巴細胞可相對減少。


單核細胞增多:
見於單核細胞白血病、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病、急性傳染病的恢復期、活性結核病、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瘧疾、黑熱病等。

單核細胞減少:
一般無重要臨床意義。

2007年6月14日 星期四

正常血壓

<<高血壓病防治實效方>> 梁勇才 主編 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6年1月第一版

收縮壓=上壓 舒張壓=下壓

理想血壓
收縮壓<120mmHg
舒張壓<80 mmHg

正常血壓
收縮壓<130 mmHg
舒張壓<85 mmHg

正常高值
收縮壓<130~139 mmHg
舒張壓<85~89 mmHg

1級高血壓(輕度)
收縮壓<140~159 mmHg
舒張壓<90~99 mmHg

亞組:臨界高血壓
收縮壓<140~149 mmHg
舒張壓<90~94 mmHg


2級高血壓(中度)
收縮壓<160~179 mmHg
舒張壓<100~109 mmHg

3級高血壓(重度)
收縮壓 180 mmHg
舒張壓 110mmHg

單純收縮期高血壓
收縮壓 140mmHg
舒張壓<90mmHg

亞組:臨界收縮期高血壓
收縮壓140~149 mmHg
舒張壓<90 mm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