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20日 星期三

血常規檢查

內容來自
<<怎樣看化驗單>>第三版
陳家綽、朱丹華編著
人民衛生出版社




1. 紅細胞計數

參考值:
成年男性:(4.0 – 5.5) x 10(12次方)/L (400萬 – 550萬mm(3次方))
成年女性:(3.5 – 5.0) x 10(12次方)/L (350萬 – 500萬mm(3次方))
新生兒可達:(6.0 – 7.0) x 10(12次方)/L (600萬 – 700萬mm(3次方)) 兩歲後便逐漸下降

減少:
見於各類貧血症,如缺鐵性貧血、失血性貧血、營養不良性貧血、溶血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感染、腎病、肝病、胃切除朮後、出血性疾病、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白血病以及接觸苯胺等化學物質引起職業中毒等所致的貧血。

另外,老人隨年紀增長,骨髓造血功能逐漸下降,有的老年人可能產生進行性中度貧血。

增多:(可見於)
1) 慢性心肺病如肺源性心臟病、某些紫紺型先天性心臟病、肺氣腫及心力衰竭等,由於慢性缺氧刺激骨髓增生。
2) 真性紅細胞增多症的特點為紅細胞持續性顯著增多,可高達(7-10) x 10(12次方)/L。
3) 大量失水、嚴重燒傷,造成血液濃縮。
4) 慢性一氧化碳中毒。
5) 腎癌、腎上腺腫瘤等,由於產生紅細胞生成素多,使紅細胞生成增多。
6) 長期居住在高山的居民以及新生兒。



2. 血紅蛋白測定

參考值:
成年男性 120 – 160g/L (12 – 16g/dl)
成年女性 110 – 150g/L (11 – 15g/dl)
新生兒 170 – 200g/L (17 – 20g/dl)
測定血紅蛋白的意義與血紅細胞計數相似。

減少:紅細胞減少與血紅蛋白的下降成比例或不成比例的情況有下列幾種
1) 血紅蛋白減少的程度比紅細胞嚴重,見於缺鐵性貧血(即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由於慢性反复性出血所引起,如胃潰瘍、胃腸腫瘤、痔瘡出血、婦女月經過多等。
2) 紅細胞減少的程度比血紅蛋白嚴重,見於大細胞高色素性貧血,如缺乏維生素B12或葉酸的營養不良性貧血及慢性肝病所致的貧血。
3) 紅細胞與血紅蛋白減少的程度相同,見於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如大出血、再生障礙性貧血、類風濕性關節炎及急、慢性腎炎所致的貧血。

增多
見於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某些紫紺型先天性心臟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症 (可高達240g/L)、大量失水、嚴重燒傷、休克、高原病和大細胞高色素性貧血等。



3. 白細胞計數

白細胞分類:
正常血液中白細胞以包漿內有無顆粒而分為有顆粒白細胞和無顆粒白細胞大類。

無顆粒白細胞:單核細胞、淋巴細胞。

有顆粒白細胞:嗜中性白細胞、嗜酸性白細胞、嗜鹼性白細胞。

淋巴細胞可分為:T細胞、B細胞、K細胞


參考值:
白細胞計數參考值:
成人 (4 – 10) x 10(9次方)/L (4000 – 10000/mm(3次方))
新生兒 (15 – 20) x 10(9次方)/L (15000 – 20000/mm(3次方))
6個月 – 2歲 (11 – 12) x 10(9次方)/L (11000 – 12000/mm(3次方))

分類計數參考值:
中性杆狀核粒細胞(st)1% - 5%
中性分葉核粒細胞(seg/sg)50% - 70%
嗜酸性粒細胞(Eos/E)0.5% - 5%
嗜醶性粒細胞(BaS/B)0% - 1%
淋巴細胞(Ly/L)20% - 40%
單核細胞(Mon/M)3% - 8%
1-5歲小孩中性粒細胞較低,淋巴細胞較高。
5歲以上中性粒細胞(N)逐漸上升,淋巴細胞逐漸下降.,隨著年紀增長會逐漸接近於成人。

五種白細胞的絕對值:
中性杆狀核粒細胞 (0.04 – 0.5) x 10(9次方)/L (40萬 – 500萬mm/(3次方))
中性分葉核粒細胞 (2 – 7) x 10(9次方)/L (2000 – 7000mm/(3次方))
嗜酸性粒細胞 (0.02 – 0.5) x 10(9次方)/L (20 – 500mm/(3次方))
嗜醶性粒細胞 (0 – 0.1) x 10(9次方)/L (0 – 100mm/(3次方))
淋巴細胞 (0.8 – 4) x 10(9次方)/L (800 – 4000mm/(3次方))
單核細胞 (0.12 – 8) x 10(9次方)/L (120 – 800mm/(3次方))


白細胞數減少:
1) 某些病毒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麻疹、風疹、巨細胞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等)、傷寒、副傷寒、結核病、極嚴重敗血症以及某些原蟲感染如黑熱病、瘧疾等。
2) 血液病中,常見於再生障礙性貧血、非白血性白血病、粒細胞缺乏症、骨髓轉移癌、惡性組織細胞癌、脾功能亢進等。
3) 使用抗癌藥後、長期接觸放射性物質及接受放療者、藥物反應(如使用氯霉毒、甲磺丁脲、磺胺藥、硫氧嘧啶等)。
4) 營養不良、惡病質等。
5)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
6) 當病人抵抗力差或細菌感染特別嚴重時,白細胞數可以正常,可以減少。

白細胞數增多:
1) 某些病毒疾病(如乙型腦炎、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傳染性淋巴細胞增多症等)。
2) 急性細菌性感染(如膿腫、癤腫、扁桃體炎、中耳炎、化膿性腦膜炎、大葉性肺炎、感染性心內膜炎、膿胸、闌尾炎、腎盂腎炎、輸卵管炎、猩紅熱、白喉、百日咳、敗血症等)以及由感染引起類白血病反應等。
3) 螺旋體病(如鈎端螺旋體病、回歸熱、小螺菌型鼠咬熱等)。
4) 惡性腫瘤及急、慢性白血病。
5) 組織破壞,如急性大出血(尤其是內出血)、嚴重燒傷、大手朮後、血管栓塞或急性心肌梗死。
6) 中毒,如尿毒症、糖尿病酸中毒、砷中毒、汞中毒、鉛中毒等。
7) 腎移植後發生排異反應時。
注:白細胞生理波動較大,如新生兒、妊娠分娩、劇烈運動、重體力勞動、感情衝動、冷浴、飲酒或飯後等亦見白細胞增多,故分析結果時,亦應予以考慮。


中性粒細胞增多:
最常見於一般化膿性感染、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惡性腫瘤、中毒、急性出血或溶血,尤以嚴重的內臟出血更為明顯。

中性粒細胞減少:
常見於某些病毒性、某些革蘭氏陰性杆菌感染及藥物中毒,放射線損傷。提示病人抵抗力差。
注:當中性粒細胞絕對值低於1.5 x 10(9次方)/L,稱為粒細胞減少症;低於0.5 x 10(9次方)/L時稱為粒細胞缺乏症


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見於寄生蟲病(如鈎蟲病、蛔蟲病、肺吸蟲病等)、過敏性疾病(如支氣管哮喘、蕁麻疹、過敏性鼻炎等),肺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症、某些皮膚病(如濕疹、銀屑病、天疱瘡等)、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惡性淋巴瘤以及腎移植朮後而出現於排異前基時。

啫酸性粒細胞減少:
一般較嚴重的疾病在進行期可減少,甚至消失。待疾病轉入恢復期時啫酸性粒細胞亦轉為正常。傷寒、副傷寒、大手朮後、急性心肌梗死時,這種情況較為多見。此外,應激狀態,長期應用腎上腺激素後亦見減少。


啫鹼性粒細胞增多:
可見於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慢性溶血性貧血和脾切除手朮後等。

嗜鹼性粒細胞減少:
在外周血中本來不易見到,故其減少無臨床意義。


淋巴細胞增多:
除年齡因素外,多見於:
1) 淋巴細胞白血病、百日咳、肺結核、某些病毒性感染(如傳染性淋巴細胞增多症、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等),傳染病或中毒後恢復期、淋巴肉瘤等。
2) 在粒細胞減少時,淋巴細胞可相對增高。

淋巴細胞減少:
1) 傳染病的初期、淋巴系統有廣泛破壞後和接觸放射線、細胞免疫缺陷及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時。
2) 在急性化膿感染時,由於中性粒細胞明顯增多,淋巴細胞可相對減少。


單核細胞增多:
見於單核細胞白血病、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病、急性傳染病的恢復期、活性結核病、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瘧疾、黑熱病等。

單核細胞減少:
一般無重要臨床意義。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