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17日 星期五

腫瘤化驗

內容來自
<<怎樣看化驗單>>第三版
陳家綽、朱丹華編著
人民衛生出版社



腫瘤分為良性和惡性。惡性腫瘤又可分癌性、肉瘤。

從上皮組織長出的叫癌,按其細胞形態又可分為鱗癌、腺癌、未分化癌等三型,如皮膚癌、乳癌等。從間葉組織(如肌肉、骨骼、淋巴等)長出的叫肉瘤(除骨肉瘤外,因其質地似魚肉,故名),如橫紋肌肉瘤、淋巴瘤等。但有的惡性腫瘤仍沿用習慣名稱,如白血病、黑色素瘤、何杰金病等。

腫瘤化驗內容涉及面廣,諸如血液、骨髓、髓液、生化等化驗項目,這裏僅就腫瘤免疫學、細胞學以有其他檢查作一扼要介紹。

一、腫瘤學免疫學檢查
1) 甲胎蛋白測定

甲胎蛋白(AFP)在胚胎期由肝細胞和卵黃囊細胞合成,胎齡12~20周時最高,甚至達3g/L,胎齡20周後開始下降,出生後1~2周消失。正常成人體內AFP由肝細胞產生,今量極微,可用ELISA法測定。

參考值:<25ug/L (<25ug/ml)>400ug/L 作為原發性肝癌診斷的臨界值。

意義:
1) 肝細胞癌者AFP含量升高;
2) 其他惡性腫瘤如胚胎細胞瘤、胃癌、腸道癌、胰癌和肺癌;
3) 其他肝臟良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以及高酪氨酸血症、囊性纖維性變等血清AFP含量也會升高。
4) 如妊娠期異常AFP增高,提示胎兒身有脊柱裂、食道閉鎖、無腦畸形。

注:雖檢測AFP對原發性肝癌有重要輔助診斷價值。但15%~20%肝癌患者AFP含量仍在正常範圍,故無特異性。


2) 甲胎蛋白變異體檢測
參考值:常以LCA-R佔25%作為監別診斷的界綫

意義:
對於伴有AFP升高的原發性肝癌與良性肝病(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的監別診斷具有重要意義。LCA-R > 25%者有80%~90%的可能是原發性肝癌,低於此值者為良性肝病。


3) 癌胚抗原 (CEA) 測定
參考值:<5.0ug/L

意義:
CEA測定主要用於結腸直腸癌、胃癌、胰癌、肝細胞癌、肺癌、乳癌以及甲狀腺髓質癌的臨床監測,亦見於絨毛膜癌、骨癌、前列腺癌和卵巢癌,但無早期診斷價值。

此外CEA輕度增加也見於某些良性消化道疾病如腸梗阻、膽道梗阻、胰腺炎、肝硬化、結腸息肉、潰瘍性結腸炎,以及吸煙者和老人。這些消化道良性疾病患者中25%的人血清CEA可暫時升高。

注:有人報道,97%左右不吸煙的健康人血清CEA含量2.5ug/L;部分(20%~30%)大量吸煙者 > 2.5ug/L,有的甚至可 > 5.0ug/L供參考。


4) 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測定
參考值:
正常婦女2.3 ~13.6ug/L(2.3~1.36ng/ml),平均今量5ug/L(5ng /ml)

意義:
正常婦女可測定HCG作早孕診斷。葡萄胎、絨毛膜癌者測HCG有輔助診斷價值,並可判斷療效和預後。此外,睪丸畸胎瘤、睪丸中精細胞瘤患者血清HCG也顯著升高。

另外,原發性卵巢絨癌者血清β-HCG也常升高。


5) 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測定
參考值:
<40歲健康男性 <4ug/L;
>40歲健康男性97%為0~4ug/L,
約3%在4.01~10ug/L;以4ug/L為臨界值作前列腺癌的診斷。

意義:
前列腺癌 I -IV期的陽性率分別為63%、71%、81%、88%;對其他癌瘤如胃腸道癌、泌尿生殖系癌、乳癌、肺癌等的陽性率為1%~7%;前列腺肥大的陽性率為20%;泌尿系炎症為7%。


6) r-精漿蛋白測定
參考值︰
男性 > 296ug/L為異常
女性 < 0.1 ug/L為異常

意義:
前列腺癌者r - SM陽性率達68%,且血清 r - sm 水平與病情相關,病性越重,水平越高。而前列腺肥大症陽性率僅1%,泌尿生殖系統以外惡性腫瘤的陽性率為零。


7) Eß病毒抗體測定
參考值:正常成人陰性

意義:鼻咽癌者IgA/VCA抗體陽性。陽性血清可繼續稀釋至1:2560,來檢測最高的陽性滴度。這對判斷鼻咽癌療效與預後有一定幫助。


8) Eα花環激活試驗
參考值:正常人的淋巴細胞的激活率約10%

意義:腫瘤共同抗原對受檢腫瘤患者的Eα花環形成激活率高達70%


二、腫瘤細胞學檢查
1) 脫落細胞檢查
癌瘤組織代謝高,癌細胞的表面缺乏鈣和透明質酸酶,彼此粘著力比正常細胞低,易於脫落。根據採樣、塗片、染色、鏡檢,觀察脫落細胞異形性,用於輔助診斷癌瘤。細胞學診斷的分級標準,係據巴士(Papanicolaou)五級法。

I級 未見非典型或異常細胞;

II級 有非典型細胞(包括性變形細胞、炎性增生細胞、核異質細胞等),但無惡性徵象;

III級 有可疑惡性細胞,包括 (1) 性質不明,細胞可疑(未分化或高度分化的細胞或祼核等);(2)懷疑惡性,如有重度異質細胞、未分化和退變的惡性細胞、惡性祼核等;

IV級 有癌細胞的証實,如少數已分化圓形癌細胞和(或)未分化或退化的高度可疑的惡性細胞等;

V級 有癌細胞,形態典型。如大小形態不一的已分化圓形、纖維形、蝌蚪形癌細胞,已分化的腺癌細胞等。


2) 活體組織病理檢查
活體組織病理檢查系可採取可疑小病灶組織,如針穿抽吸或內窺鏡作活檢,以確定其是否腫瘤。有關採樣簡介如下:

a) 對淺表性腫瘤可切除後,選病灶處檢查。

b) 若是呼吸道、消化道等空腔臟器,可在內窺鏡直視下,在可疑病灶處取樣。

c) 如為肝、腎、甲狀腺、前列腺等實性臟器,可用穿刺法。

d) 對乳腺、淋巴結等,可由吸引法採取標本。

e) 最好在影像診斷儀 (如B型超聲、CT等)的影導下,經皮、胸腔、腹腔穿刺採樣、鏡檢,輔助診 斷深部臟器腫瘤(如肺、肝、胰、前列腺等),由於導引準確,接近無創傷性檢查,而且合併症亦少,為推廣應用。尤其是在進行大手朮過程中,取下可疑病灶,作快速冰凍切片,以確定癌瘤的性質和種類後,對選擇下一步手朮治療法價值更大。


三、其他檢查
1) 酶類測定

乳酸脫氫酶(LDH)同工酶分成5種(LDH1-5),其中LDH3 和 LDH5 均增高。

碱性磷酸酶(ALP)同工酶分成6個區帶(ALP1-6),其中ALP3 在正常人偶見痕迹,但在骨肉瘤,癌腫骨轉移時明顯增高。

酸性磷酸酶(ACP)測定時,標本不宜溶血,ACP增高見於前列腺癌等。

r-谷氨酰轉移酶(r - GT)在原發性或轉移性肝癌時呈中度或高度升高;但膽管癌、壼腹癌、胰腺癌等亦可增加。

血清澱粉酶(AMS)其增高見於胰腺癌,以及在胰頭癌時,其活性顯著增高。


2) 其他 :
血液、骨髓、體液及排泄物檢查,其某些內容也是診斷癌腫的輔助手段之一。

在急、慢性白血病時,檢查周圍血象常有白細胞的質、量異常,再結合骨髓象檢查,則有助於白血病分型並與非白血病的鑒別診斷。惡性腫瘤在化療或放療過程中,動態觀察白細胞與血小板數量增減,作為監測用藥必要手段。肝、肺癌患者的血漿粘度多增高,當癌瘤已轉移時更明顯。惡性腫瘤增長期、复發或轉移時,血沉增快。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細胞中,第22對染色體長臂易位,稱為ph染色體,具有一定診斷意義。腹水常見的是胃癌、肝癌、卵巢癌、腸道腫瘤轉移,該積液中的癌細胞常不典型,必要時可作細胞培養,觀察多倍體,非整倍染色體和標記染色體,以協助診斷。

嗜鉻細胞癌位於腎髓質時,在其發作期可見尿兒茶酚胺顯著增高。分泌型多發性骨髓、癌腫骨轉移時,尿液中可查到本-周蛋白。

老人罹患直腸癌,由於症狀不典型時,僅見排便夾有粘液血便/粘液膿血便,臨床上誤診為慢性結腸炎或痔瘡者,並非少見。如果行痔瘡切除後仍見血便,或按慢性結腸炎屢治效微時,應警惕直腸癌的可能性,進行肛門指檢多可發現。